全球2000+节点无盲区覆盖,注册即可免费使用
◎智谷趋势(ID:zgtrend)| 华南索罗斯

音乐,能让世界更美好吗?

河南南阳的迷笛音乐节,一群年轻人pogo完了回头一看,家当被偷了不少;

苏州EDC电音节,蹦迪恰逢暴雨,场地瞬间变泥潭,什么巴黎世家、马吉拉、AJ等重磅限量狠货在泥地里都不如一双雨鞋,或一对鞋套。

相对而言,以色列超新星(Supernova)的音乐节,要付出的可能是生命。

灾难来得猝不及防。

周六凌晨,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哈马斯一改往日的小打小闹,发动“阿克萨洪水”行动,闪击以色列,在数小时内向以倾泻5000多枚火箭弹,落点近至边境定居点,远至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和圣城耶路撒冷近郊。

哈马斯火箭弹落点

除了传统的火箭弹袭击,哈马斯甚至渗入以色列南部地区,无差别袭击军事设施和街头平民。音乐节举办地雷伊姆,不幸成为哈马斯进攻的第一站。

英国卫报援引以色列官方数据报道称,至少有700名以色列人在哈马斯的袭击中丧生,以色列卫生部报告超过1590名以色列人受伤。

有外媒报道,在靠近加沙边境的以色列小镇斯德洛特,街上至少散落了8具平民尸体,不时还有哈马斯武装驾驶悍马车穿过街道。

非以色列公民也不能幸免。Shani Louk,德国人,30岁,是一位母亲,在音乐节现场的她,被哈马斯当成了以色列国防军(IDF)的一员,残忍杀害。

这是以色列”最黑暗的一天“,以总理内塔尼亚胡随即宣布国家进入战争状态。

巴以大规模冲突为何在此时上演?

为什么精锐的摩萨德和美国情报机构这次表现大失水准?

还是,其中另有玄机?

第六次中东战争会因此被引爆吗?

全球经济复苏会因此更加艰难吗?

一连串的疑问,留给了世界。

每逢犹太传统节日,最开心的除了以色列,还有对它恨意满满的“敌人们”,因为这意味着一个可以趁机暴打对方的好机会。

比如1973年10月6日,当天是犹太教最重要的赎罪日,埃及和叙利亚趁虚而入,以色列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才保住自己的国祚。

50年后,哈马斯的袭击让以色列重温噩梦。

IDF望向被杀害的平民

从起初的震惊缓过来后,IDF发动”铁剑行动“,开始夺回南部领土,空袭加沙。从X平台上的视频来看,加沙多处高楼升起漫天火光及黑色浓烟,一些高耸的建筑物轰然倒地。

加沙地区建筑物在空袭中被击中,浓烟滚滚

巴勒斯坦方面的最新消息称,在以色列展开对加沙地区的报复后,已有超过400人丧生,超过123000名巴勒斯坦人被迫撤离。

哈马斯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表示,从加沙开始的进攻将扩展至约旦河西岸和耶路撒冷,该组织分支卡萨姆旅指挥官穆罕默德·戴夫还称将邀请黎巴嫩、伊拉克和叙利亚等国加入进攻行列。

这场50年来激烈的冲突,让人不禁担忧,第六次中东战争,是否正在酝酿。

离奇的是,坐拥辛贝特和摩萨德两大情报部门的以色列,这次反应却无比迟钝。摩萨德前局长甚至表示,事前对哈马斯袭击不知情。

这实在不应该,要知道摩萨德的眼线遍布中东,尤其是在哈马斯内部、黎巴嫩、叙利亚,这帮人用纯熟且充满创意的暗杀技法,为全球谍战片的创作提供了无数灵感和素材。

电影《最终行动》,改编自摩萨德追捕纳粹德国高官的真实事件

比如在目标人物的车上装追踪器,用无人机发动攻击;或者神不知鬼不觉地将炸弹装入目标人物的手机,在接电话时爆炸,都是基操。

除此之外,以色列日常也是戒备森严:巴以边境设有围栏,围栏密布监视器,附近地面也都设有震动感应器,以军定时巡逻。

哈马斯拆除巴以边境围栏

在敏感地区储备、运输、部署5000多发火箭弹及其他重型设备,还要躲开摩萨德的情报网,简直就是Mission Impossible。

说出来,也怪以色列内乱。

曾任IDF情报官的米尔斯坦表示,过去一年,纷乱的以色列国内环境,为哈马斯策划、准备这场袭击提供了难得可贵的时间窗口。

去年11月,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赢得大选,重登大位,与强调犹太复国主义的极右翼政党”宗教锡安主义党“结盟组建内阁,并将党内人士安排在包括国安部长在内的重要位置上。

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是1948年建国以来最“右”的政府。

新政府上任后短短一个月,就急不可耐地推动司法改革。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法院不得对内阁和部长的决定进行审查”,也即行政权压倒司法权。

而内塔尼亚胡身上至少还有3宗贪腐案仍在审理,此时不顾舆情阻力,强推司法改革,说他没点私心,谁信?

甚至有分析人士认为,从内塔尼亚胡的强硬做派来看,不排除引狼入室,转移国内矛盾的可能。

要知道,以色列的内部矛盾,已经积攒到了史无前例的地步:通胀高企,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境内巴勒斯坦人和犹太人的矛盾难以调和,阶级矛盾日渐尖锐,拉比们无需工作即可享受荣华富贵,民众工作再辛苦也难以出头。

此时组建极右政府强行推动改革,马仔们不买账是肯定的。IDF前副司令阿维维表示,政治改革的动荡都直接影响了以色列情报和国防部门的效率,且让哈马斯认为以色列内部已然分裂,有机可乘。

相对而言,哈马斯的进攻时机,抓得很准,以色列权力中枢发生的一系列变动,仿佛被他们尽收眼底。

除了疑似里应外合之外,常年和摩萨德交手的哈马斯也突然鸟枪换炮。

2012年,当ISIS等同僚都还沉浸在动刀子动火箭炮,绑架平民等传统手段上时,哈马斯已经着眼于在情报系统上投资了。

原因简单,情报战动静小,较为隐蔽,对方即便报复烈度也不会太高,花小钱办大事,划算。

然而要搞情报系统,哈马斯的基本盘实在是有点寒碜:

加沙地区常年受到电力短缺的困扰,平均每天只有十到十二小时电力;

加沙地区的电信频率和基础设施归以色列控制;

2019年,以色列认为进攻性网络威胁非常严重,已经打击过哈马斯网络总部,并声称其“不再拥有网络能力。”

但在10年后,哈马斯的情报能力却有了质的飞跃。以色列情报公司Cybereason更是直言,哈马斯的情报行动达到了“新的复杂程度”。

能实现如此跨越,哈马斯背后一定有高人。

事实也是如此,哈马斯能在以色列数十年的摧残之下依然存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背后站着伊朗和卡塔尔,能与摩萨德在情报战上打得有来有回,得感谢土耳其。

大西洋理事会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和其党派在意识形态上同情哈马斯,并已将公民权赋予哈马斯领导层。哈马斯也因此利用土耳其作为策划攻击的基地,甚至作为海外网络设施的避风港。

在他们的援助下,哈马斯对以色列的网络攻击,也从一开始的发送色情视频钓鱼,到利用Facebook等社交媒体传播恶意程序,以此控制以色列的网络摄像头、麦克风等硬件,获取广泛的国防信息。

不断升级技术手段,只因对哈马斯而言,暴打以色列是一种刚需。

与温和的法塔赫不同,哈马斯相当激进,一天到晚做梦都想着推平以色列,解放全巴勒斯坦。

在以色列的900万人口中,阿拉伯裔上述民族占据20%,他们大多居住在约旦和西岸和加沙地带,以及周边的难民营。

从以色列1949年1月举行第一次选举以来,他们就享有选举与被选举权这一基本权利,但大多数人仍指责以政府对他们有制度性歧视。

关于以色列阿拉伯人的处境,众多报告提供了截然不同的结论。

不管真相如何,日常射杀足以展示对抗的惨烈。

截至2019年底,以色列军队共杀害214名巴勒斯坦平民,其中包含46名儿童。

现在最大的悬念是,以色列所宣称的战争将会如何结束?

经历过五次类似事件的以色列,已经有了清晰的剧本:他们将动员军队,发动空袭,轰炸加沙,并尝试对哈马斯开展斩首行动。

有史以来最右倾的以色列政府,是否会采取更激进的行动,给挑衅者一个终生难忘的惩罚?

俄乌战争尚未结束,又一个火药桶被点燃,这个世界将变得愈发动荡。

华尔街有机构预测,油价将在未来几天和几周内持续上涨,最极端情况下(以色列袭击伊朗核设施,可能性有20%),或将飙升至150美元/桶以上。世界经济复苏的前景将因此变得愈发惨淡。

直到10月9日,参战双方都未谈及缓和。

参考资料:

《闪击以色列,究竟是谁干的》地球知识局

《非国家行为体网络能力研究案例:哈马斯的进攻性网络和信息战能力》安全内参

内容分享:
【腾讯云】ElasticSearch新用户特惠,快速实现日志分析、应用搜索,首购低至4折
Top